从北京的高科技企业密集的上地向北,向北,再向北,这里已经看不到鳞次栉比的高楼,满眼都是施工的蓝色围挡和呼啸而过的拉运渣土的卡车。尽管这里的道路很宽,但是即便是百度、联想、华为等IT白领们,也很难有机会“遛”到这里。但是,未来或许就不一样了,因为这里就是正在北扩的中关村科技园。人们所熟知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有232公顷,而这块地方足有3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且慢,这还仅仅是北扩的第一步,继续向北,还有近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被纳入的规划。
中关村又要有大动作?没错。在今年两会上,北京市长郭金龙再度明确表态:“中关村是北京科学发展的引擎,市政府将举全市之力,把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好。”
中关村再树20年大目标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正式上市。28家企业中,有5家来自中关村,数量居全国之首。中关村创造了创业板上市上报材料数量第一、受理企业数量第一、过会企业数量第一、首批挂牌企业数量第一等四个第一的记录,创业板中的“中关村板块”初步形成。
始建于1988年的中关村,如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既往的辉煌已成过去,未来20年,中关村又将向何处去?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掀开了中关村发展新的篇章,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指出,要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关村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关村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使中关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围绕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关村启动了股权激励试点,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初步形成了投融资体系;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试点,改进了科技经费的管理方式;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参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编制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工商管理改革政策试点,拓展自主创新产品应用空间,总体情况进展良好。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指示精神,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高配”市委常委
何谓举全市之力,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2009年11月,北京市委任命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兼任海淀区委书记,同时担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这一人事变动,无形中宣告了中关村的“升格”。在北京市近年来人事调动中也创出了一个第一,即首个由现职市委常委兼任一个区的区委书记、一个开发区的党组书记。按照惯例,北京区委书记升任市委常委的并不少见,但由市委常委自上而下兼任区委书记则是近年来仅有的。尽管在全国,市委常委兼任区委书记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对于首都北京,这还是头一遭。对于这样的“高配”,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安顺的解释是,市委决定由市委领导担任海淀区委书记,是从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上加强对海淀区和中关村的领导,是重大的战略决策。市委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通过对中关村管委会主要领导及所在海淀区区委书记进行高配,由一名市委常委担任,有利于加强协调、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中关村和海淀区的发展,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发挥中关村的辐射效应、溢出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由此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科技智力优势,解决推动自主创新的瓶颈问题。
其实,这位为中关村“高配”的市委常委赵凤桐,中关村的人们非常熟悉,而他,也非常熟悉中关村。尽管此番是“高配”,但更常被人们亲切的视为“原配”。因为在赵凤桐的履历上,就曾经担任过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此外,赵凤桐还担任过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工委书记;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共北京市平谷县委书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等。可以说,赵凤桐是从开发区走出来的,对开发区的了解及感情不同一般。
中关村 向北再向北
赵凤桐就任海淀区委书记2个月来,对海淀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和中关村园区进行了密集调研,并提出了振兴北部的口号,中关村示范区北部地区由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赵凤桐向记者透露,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地区将预留出30至40平方公里土地,为产业聚集提供发展空间。
就北部地区未来的产业规划,赵凤桐表示,将打破现有一些村镇自办的低端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以及低碳等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产业,未来的产业规划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为主。据悉,规划将依据“生态良好、土地集约、设施配套、产业集群”的方针,预留出30至40平方公里土地集中建设园区,发展高端产业。同时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充分考虑到拆迁农民的居住和就业问题。
中关村北部地区用于安置征地拆迁农民的安置房总需求量为500万平方米。目前温泉、西北旺镇已经完成50万平方米以上的安置房建设,今年再建50万平方米的农民安置房。此外,还将在北部地区建设3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用于产业园区高科技人才的周转用房。同时,北部地区的交通建设也成为重要任务。目前,九号线二期北延、西山隧道工程均已提上日程,打通北部地区的交通瓶颈指日可待。
在去年12月29日召开的海淀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海淀区委、区政府强调,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是海淀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任务,尽快树立海淀在北京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形象,即“海淀区就是核心区,核心区就是海淀区”。
海淀区就是中关村,但是未来中关村却不仅仅是海淀区了。
“大中关村”收编北六环以南
去年12月,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确定,北京今年将着力统筹海淀和昌平两个区的资源,整合中关村核心区、未来科技城等区域资源,重点建设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以海淀区、昌平南部地区构成的核心区为依托,整合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等空间资源,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随着中关村整合“一区十园”,昌平区计划在行政区域内,把北六环以南、回南路以北以及七北路沿线的平原地区,全部纳入到中关村核心区政策覆盖范围。昌平区区长金树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昌平区各类园区面积共约33平方公里,包括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中的未来科技城等。下一步,昌平要配合市政府关于统筹海淀、昌平资源,与海淀“山后”地区一起,共同建设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
金树东表示,为配合市政府确立的“大中关村”集团公司的运作,昌平将抓紧做好相关园区的规划调整,争取将北六环路以南、回南路以北以及七北路沿线的平原地区全部纳入到中关村核心区政策覆盖范围内。金树东称,“除去现有的小区住房、道路、公园等面积,有近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可作为产业用地使用。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旧村改造,争取尽早实现预期目标”。
中关村“分久必合”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早已从一个以地域概念变成了品牌,随着“加盟者”的不断增加,如今的中关村已经拥有了“一区十园”,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 (论坛 新闻)、通州园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遍地开会,也导致了由于各园区地处不同区县,存在行政体制不畅、重复招商等诸多弊端。
如何能够有效的调配、整合分散在各处的资源,一个新的市属国有大型企业即将横空出世,其名称为“中关村发展集团”,由中关村管委会负责分管,未来承担三方面职能。据赵凤桐介绍,中关村发展集团今后将承担筛选入园项目职能,搭建投资平台、发行债券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职能,以及代表政府进行股权投资职能。
中关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弘接受采访时表示,设立中关村发展集团公司可以对中关村目前一区多园、资源分散、资金分散的现状进行有效整合,以此形成更大规模、更大体量的空间载体,可以吸引到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和投资。
市人大代表、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表示,中关村发展集团公司通过整合“一区十园”资源,使各园区的合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为建设全世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可以说,北京未来发展的核心就在中关村,中关村的发展也关系到北京的未来。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赵凤桐透露,中关村发展集团公司对“一区十园”的资源整合将于二月正式启动。对于整合方式,赵凤桐说,整合方式不实行资产“一平二调”的平均主义,而是把十个园的开发建设机构通过股权集合的方式重组。
中关村发展集团手握进京户籍
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如果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绝非盖几座大厦那么简单。对此,赵凤桐表示,中关村在人才引入机制上将有新的突破。
与此相对应的,市人大代表、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北京市每年新增的约6万左右进京户籍指标,将拿出一定比例由高新技术园区统一调配。张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每年产生大约14万左右的进京户籍指标,其中有8万左右分配给中央在京单位,剩下的6万左右进京户籍指标由北京自己支配。而目前北京市可支配的进京指标没有纳入集中管理,而是散落在各个区县和单位手中。
根据计划,现在散落在各单位的进京指标将集中管理,拿出一定比例下给各个高新科技园区的管委会统筹安排,将进京户籍侧重高科技人才的引进。“随着中关村集团的扩展,这个机构应该是有权统筹安排户籍指标的单位。”张工说。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两会上表示:“中关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当前,也影响到北京的未来发展。将中关村建设好,就是促进北京的发展,也是服务于全国的发展,将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城市,同时也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达到了1.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中关村的技术交易额达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88%以上是从北京输出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