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三线城市”这一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酒店、餐饮、零售商等品牌扩张计划中,二三线城市商业潜力凸显,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易铺中国董事长陈建明认为,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综合体开发的主力战场。
针对这一现象,一直专注于二三线城市开发的宝龙集团副总裁林锋利在CIHAF2009中国城市与商业地产发展论坛上表示,二三线城市土地成本较低,相对于一线城市商业项目的激烈竞争,开发商可以在二三线城市核心地段买到质优价廉的土地,项目可操控性强。
林锋利认为很多二三线城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住宅的开发相对比较快,但是相应商业和生活配套却比较滞后。开发商的进驻在完善城市配套,带动土地增值,引进外资和国际化的商业业态,以及带动当地的经济繁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光耀东方董事长李贵斌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城市综合体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功能,提高城市的品位如果做好了是便民工程。”
然而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的阳春现象或许会滋生一种盲目求多求大、简单克隆的"大跃进"心理。非理性开发袒露的同一个问题就是食量过大但是消化能力有限,导致后期经营风险。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教授看来,目前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确实存在泡沫。“有些省会一口气提出要构建四个商业地产项目,200万的人口,建四五个,规模是不合理的。这些问题和泡沫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脱离了市场的需求。”
对此林锋利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需要政府合理规划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规划立项。这个规划要建立在城市自身的发展和需求上;同时,商业项目自己的独体性,不要盲目的模仿;另外需要合理界定规模,从前期的定位、规划、到后期的管理,都要综合;最后投资商需要具备综合投资能力、资本运作的能力和品牌的整合能力,包括合作商家选择、运营管理。“因为商业地产不同于住宅开发,目前国内的住宅开发相对比较成熟,也形成了很多的体系,商业地产还是再一个发展过程中,住宅只要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周期问题,最多就是价格的高低。”